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杂志

中国上市公司反思录之一:有没有长寿的猪

1999年09月05日 00:00
T中
只要中国的上市公司仍在追求高速成长,就免不了在高速成长中的挫折和调整;只要中国股市还流行“杀猪”式的绩优股或资产重组股的模式,只能各领风骚二三年甚至半年三个月;只要……中国股市目前仍是“只做不说”的市场,和国情很像

  张志雄

  1998年3月,一个周一的下午。我出了宾馆,赶赴机场直飞成都。

  不管从现在还是当时看来,四川长虹(600839.SH)那时都面临着一个转型期,而对此最敏感的则莫过上海股市。直至今日,沪市都没有别的公司能达到长虹曾有过的地位。它和深市的深发展(0001.SZ)在中国股市中的地位极为特殊,用当时的一句话说就是买长虹什么时候都是便宜的。单是落得如此口碑,长虹就很可以满足了。

  长虹神话:一只长寿的猪?

  对于尊重常识的人而言,有关长虹的这种说法不啻是个神话。因为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上,并没有哪只股票的实例能支持这点。长虹在当时股市的成功有赖于业绩与股本的同步扩张,后者甚至有时还要快一些。具体而言,就是业绩成长步伐很快,股价迅猛上涨,然后高送配。送是为将股价除下来,配当然是为募集资金。等募集到的资金投入生产,业绩又成长了,股价再上层楼,接着再高送配。这是个理想的模式,但也只是个很动听的说法。绝大部分采取这模式的上市公司都不能支持两年以上。关键是新募集资金的投向无法保证产生足够快速、巨大的效益,来支持股本扩张尤其是高比例的稀释。如果哪个公司试图持续保持这种良性循环,公司的整个神经就会绷得很紧,如长虹老总倪润峰所言,就“像一根鞭子在抽打着我”。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广东梅大高速塌方灾害缘何死亡人数不断攀升

分析|天齐锂业如何从“盈利王”变“亏损王”?

显影|为娃赴港求学的中产妈妈

拼多多竞业限制争议|特稿精选

余雷意外身故 “债圈隐形大哥”何以悲剧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