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标本兼治产能过剩

2010年05月01日第5期
利用行政力限制产量和淘汰产能,毕竟不能长期替代市场经济机制作用。应着力深化企业和社保体制等方面改革,为充分利用市场价格、竞争、退出机制调节产能过剩创造条件
卢锋

三次集中治理

  产能闲置超出合理界限导致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经常发生现象。中国上世纪90年代告别短缺经济后,也开始面临产能过剩挑战。晚近十余年,有关部门多次集中治理产能过剩,使之成为影响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分类评估角度对中国治理产能过剩政策提出初步探讨。

  第一次集中治理发生在世纪之交。当时中国经济面临通货紧缩困扰。在总需求不足以及其他结构性因素作用下,一些部门产能利用率下降并面临价格走低、经营亏损和过量库存积压问题。政府大张旗鼓治理生产能力过剩和重复建设。措施大体有三类。一是限产利库,二是淘汰产能。纺织业压锭是淘汰产能突出事例,共压锭1000万并分流120万员工。三是限制投资。如1999年公布制止钢铁、有色、煤炭等17个行业共201个项目建设被制止,规定电力、钢铁、有色等行业三年不上新项目。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