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财新周刊

审视地方债的三个视角

2013年12月30日第50期
T中
◎ 徐高 | 文

  要想对地方债有深入认识,对其风险有清晰把握,需要从微观、宏观和金融三个视角审视。

  从微观视角来看,地方债因为项目回报率覆盖不了债务成本,所以风险很大。据笔者对超过800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统计,其平均总资产回报率约3%,远低于其6%-7%的债务成本。投资回报率与债务成本倒挂,是地方债让人担心的主要原因。

  不过,从宏观视角来看,地方债应该被视为准国债,债务可持续性可以保证。地方债对应的基建项目在提升经济增长潜力和居民福利方面有很强的外部性。如果算国民经济大账,把税收增加、地价上升这些外溢效果考虑在内,其广义回报率应该足以覆盖债务成本。而其之所以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承担,也是中央政府不愿动用财政资金建设这些公益或准公益项目所致。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审视地方债的三个视角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审视地方债的三个视角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版面编辑:邱祺璞

相关阅读

地方债风险缓释术

2012年02月17日APP打开

化解地方债务

2012年01月30日APP打开

治理地方债务激增

2011年10月28日APP打开

地方债名义转正

2011年10月21日APP打开

学者:化解地方债务“对症下药”

2013年12月23日APP打开

魏加宁:化解地方债出路在地方自治

2013年12月22日APP打开

央行警示:房地产地方债等问题较突出

2013年11月05日APP打开

曹红辉:应建立机制约束地方债扩张

2013年11月02日APP打开

渣打:地方债务或逾24万亿

2013年10月16日APP打开

部分地方债务风险已暴发

2013年10月08日APP打开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最新封面报道之二|重搭全球供应链

2025年04月12日

美国海关系统故障约10小时 10%的基线关税补缴么?

2025年04月12日

避险情绪叠加衰退预期 关税风暴下的黄金过山车

2025年04月12日

金监总局要求AMC瘦身健体 更好发挥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调节作用

2025年04月12日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2025年04月12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