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下一步的改革做了总体的规划。总体规划是60 条,60 条所规定的改革项目一共是336 项,且要到2020 年完成,也就是说要在今后的6 年内完成,新一轮改革如何启动,到底应该从哪里着手,成为当下最重要的课题。不少人担心改革会因既得利益集团受阻。然而,既得利益始终都存在,只不过利益主体会有不同,我们过去的经验表明,改革即使在面临既得利益的阻挠下,也可以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上世纪90 年代的改革。在冲破意识形态的重重藩篱,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改革者们打破了原来“一个时期选择一个突破点”的单项推进思路,提出了最小一揽子、有顺序的整体改革方案,推行了相互配套的五大支柱改革——财税、银行、外汇、社会保障和国有经济。正是这种改革的思路创新,加上落实改革时的实践创新,改变了利益格局,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从而带来了此后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促进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成长。在现实的改革蓝图与历史经验面前,主编吴敬琏强调,新一轮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在明确的目标下需要推行很多项改革,但鉴于能够支撑改革的资源有限,改革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四面出击式的改革并不可行,必须选择最重要的改革。如何选择呢?应该突破先易后难和有共识先改无共识后改的想法,按照让市场经济体系很快发挥作用、使国民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出发,来选择并设计最小一揽子改革方案。而改革方案的设计,需要在科学研究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有观念的创新。这是因为改革不仅受利益的支配,也受观念的支配。可以说,利益和观念是改革的一体两面,囿于利益而不敢在观念上有所突破,改革就不可能前行。利益集团、反腐、简政放权,这些关键词,究竟怎样能从理论上寻得养分,就是本辑《比较》想要和读者共同探讨的题目。
您正在阅读
《比较》第71辑 卷首语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比较》第71辑 卷首语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邵超
相关阅读
- 2014年03月26日APP打开
- 2014年02月11日APP打开
- 2013年12月09日APP打开
- 2013年11月05日APP打开
- 2013年10月08日APP打开
- 2013年07月12日APP打开
- 2013年06月18日APP打开
- 2013年05月22日APP打开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财新移动